top of page





.png)
.png)



.png)






近年,臺灣兩性平權意識抬頭,不僅女性權益得到伸張,男性也同樣受到重視。以往傳統社會觀念中,普遍將男性的社會角色定位為陽剛、保護弱者、家庭支柱,如此「雄性氣概」刻板印象無疑為男性設下框架,即使遭受不公平待遇,甚至是家暴也難以啟齒,更不易主動向他人尋求幫助,長期下來導致嚴重的身心多重折磨。
社會風氣開放,這些「男以啟齒」的心裡話及遭遇終能突破禁忌而被社會大眾注意,例如男網紅拍影片分享自身家暴遭遇,或轟動全球的國外知名藝 人家暴訴訟案,這些男性受害者的家暴案件紛紛曝光,顯示男性逐漸不再囿於他人觀感而隱忍,越來越多的男性受害者願意主動通報自身困境,並尋求專業機構協助。
.png)

按衛福部保護服務司「家庭暴力通報事件被害人性別及身心障礙別」統計資料,截至2021年男性家暴受害者通報統計人數超過42,000人,相較2019年數據,成長約26%,顯示男性家暴案件通報數呈現上揚趨勢。
(資料更新至2022年/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)

官方與社福團體開始重視男性權益,提供關懷、諮詢等相關協助服務,例如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設有男性關懷專線(簡稱男關專線),提供男性抒發自身心情與困境;臺灣男性協會、城男舊事心驛站等社福團體則為男性提供發聲管道;現代婦女基金會亦積極倡導性別平權,不分性別均能受到專業諮詢和協助。
衛福部考量男性朋友不擅表達、習慣性壓抑等特質,開設男性關懷專線0800-013-999,專線具隱密性 、立即性及持續性等服務特點,協助國內男性面臨婚姻、家庭或親子問題時,學習正向互動關係模式,處理面對家庭與人生之大小關卡。

衛福部考量男性朋友不擅表達、習慣壓抑等特質,設男性關懷專線0800-013-999,具隱密性、立即性及持續性等服務特點,協助國內男性面臨婚姻、家庭或親子關係問題時,學習用正向互動模式,來處理、面對家庭與人生關卡。

臺北市社會局於105年起委託財團法人「張老師」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承辦「男士成長暨家庭服務中心」,現名為「城男舊事心驛站」。關注成年男性之身心健康議題為主,是一個開放式的服務中心,提供講座、團體、諮詢、體驗活動等多元化服務。


.png)

-1.png)
-1.png)

過往傳統的性別教育使我們在潛移默化下,認為男性在兩性關係中是權力的主導方。

陳柏偉
臺灣男性協會理事長

男性成為受暴者的案例出現後,顛覆人們以往認知,社會難以承認及面對「男性也可能是受害者」,心理學稱此為「認知上的失調」。
認知上的失調
國立屏東大學
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
王大維

.png)
傳統性別教育

.png)

_edited.png)
_edited_edited_edited_edi.png)

夫妻感情不睦

家庭分工不均
.png)
失業心理壓力

人格或精神障礙
.png)
子女教養議題



.png)
.png)
_edited.png)
.png)


_edited_edited_edited.png)
_edited.png)
_edited.png)
_edited.png)
_edited.png)
經濟不景氣
父權體制下的文化觀念
社會輿論
_edited.png)
_edited.png)
.png)
_edited.png)


現代婦女基金會主任 吳姿瑩
_edited.png)
男性家暴案件通常發生在「長期的家庭互動」影響下,而過去可能曾是施暴者的男性,因年老後再無施暴、自主管理等能力,反而被照顧者施暴、虐待。
但大多男性遭受身體或肢體上的家暴傷害較少,多半為情緒勒索。
_edited_edited.png)
_edited.png)
-1.png)

_edited.png)
你是白癡嗎?
_edited.png)
胖成這樣是豬嗎?
_edited_edited.png)
蛤這麼簡單都不會?
_edited_edited.png)
臭媽寶
_edited.png)
我都是為了你好
_edited_edited.png)
你再不...我就...
.png)

_edited.png)
_edited.png)


-1.png)


